前情回顾:
站在 3 个月后回顾这个,有一些感想和结论:
- ETHPanda 通过更为清晰的定位,初步实现了原本想要实现的基座和人才池的设想,即便是完全从零开始的,通过名字和叙事就吸引到了一些以太坊 OG 和超过 200 多位加入 TG
- 以太坊中文周会也启动了,第一场最高就到了 72 个人,也是不错的开始
- 一些合作方和高校链协愿意主动的过来联系,希望产生合作
而这一切才刚刚开始,我们甚至还没有官网还没有正式的 Kick Off。目前还在紧张的筹备阶段。当然,也对 Plancker 产生了之前的问题:
- 对 Plancker 的抽血效应,我跟 Lauran 重心放在那边,社区的运营几乎完全停滞,基本上独立的项目忙起来,根本无暇顾及更多社区
- Plancker 接下来的运营和定位又产生了之前的问题,现在的话,运营和媒体部分也没必要做了,因为有 ETHPanda。能做的事情似乎又少了一些
所以需要思考讨论一下 Plancker 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定位了。简单跟一些成员交流了一下,初步大概有几个方向:
- 孵化器,侧重公共和基建方向,因为商业化的、偏应用的比较难做,清真的做的很少。但是这里的问题就是项目如何回补 Plancker,首先不一定能赚钱,其次如果 Plancker 没有持续性的支持,项目比较独立了可能会脱离社区。然后还要持续性的产出知名作品才可以。
- 休克疗法。目前整个 Plancker 社区的运营支持缩减到 5ku 了,其实也基本上实现了去年的倡议,大家都不拿工资,自愿自主的来建设社区。可以按照这个继续跑。
- 走向冻结。可以冷冻起来,或者暂停,直到有什么更好的想法重启。
还有其他方向就需要大家的讨论和共识了。
1 Like
海绵:明确 Plancker 能提供的价值,从这个点出发找到能做的事;
1)作为一个品牌,Plancker 能筛选出一群有相同 sense 的人,以这个品牌去做活动可以筛选出同路人,再看看怎么和 Plancker 结合
2)核心点是不要让思考和交流停滞,只要 Plancker 的交流继续进行,还会有新的想法和人加入,找到合适的活动和社区继续结合
焦哥:所有人的共识是围绕以太坊去做一些事,如果我们想要做核心贡献者,作出一些特别贡献,Plancker 可以承担起串联的工作,对以太坊的发展有一些预判,把各个社区聚集起来。各个社区独立做事,可以考虑冻结 Plancker 金库,继续运行。
Anne:直觉上来说Plancker存在更好和其他人交流,分出去的项目都有局限性
Nicholas:重启主理人机制,做得轻一点,两个月一次,再启动 Plancker 可以做的轻动作
- 轻度的、可以运行的、可持续性的模式,可以作为 ETHPanda 的栏目之一
-
轻节点,参考飞地的运营模式
-
每个月定期的读书会
-
大会期间集体出行
1 Lik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