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 Plancker 机制改革的一些思考

结论


  • 建议暂停调整 CBI 结构,只做薪资调整,以度过近期资金困境。

  • 建议基于融资保底方案,以及融资小组的人力情况,制定合理融资目标,投入相应社区资源。

  • 融资以 3.5~4 星为目标

立论


  • 对机制调整带来的影响的分析不够充分,建议社区进行充分讨论。
  • 考虑到程序的公正性,对于有重大影响的提议,我们可能需要通过论坛的深入讨论进而决定是否进行投票,这样的方式可能更为适合,并且容易达成共识。
  • 目前最核心的事情是融资,而如果结构调整无法对于当前紧急重要的事情产生直接正面影响,那么建议不要轻易调整。
  • 作为一个会产生长期影响的动议,应该依据长期目标来进行规划,而非应对当下的问题做临时性调整。
  • 对于“做了 3 年之后 Plancker 依然需要老胡的影响力获得生存的资源就是一种失败”,我们需要从我们选择的道路的难度本身,以及内外部环境的状态上来对是否失败这个判断从理性上进行分析,而非从情感上进行判断。采用保底方案完成融资,实事求是讲,当前形势下,最差也是三星——这不应该被认为是失败,而是与预计方案偏差不大的过程。

结构调整带来的影响


对 Plancker 核心价值观的影响

  • 公共物品:由于和更商业化项目的竞争,公共物品的建设愿望可能会客观上下降。
  • 以太坊最大主义
    • 去中心化
    • 正当性
    • 可信中立:CBI 机制与新机制之间哪个更可信中立。(从我们的基础共识可以推论,我们需要把 Plancker 机制往可信中立方向推进)
  • 理想主义
  • 开放开源
  • 长期性

对融资的影响

  • 叙事和战略?(结合融资时间段?)
  • 短期目标:完成融资。如果因为融资而做的战术性调整,对融资是否有利?
  • 长期目标:需要论证新结构比原有结构更符合 plankcer 的愿景。

可能的其他影响

  • 资源竞争可能会导致更有商业可能性的项目获得更多资源(资金和人力)支持
  • 结构的长远影响 ← 结构表达含义
  • 相同工作量,虽然更少收入,但增加了融资成功的可能性?
  • 人才交叉流动性可能降低,导致更少碰撞,更少涌现。
  • 对项目的评判方式可能会改变
  • 问责制可能会产生
  • 对(创新)失败的容忍度可能会降低
2 Likes